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:61120180013

杨凌科技工作者在大漠枣乡唱响“青春之歌”

2023-12-13 09:15:52   

11月的南疆,渐入深冬,片片枣园悄然“休眠”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研究生张莹终于回到学校。“正好利用这段时间,把从新疆带回的一批样品做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。”张莹笑言,枣园能“休眠”,人可不能闲。

2021年,本科毕业的张莹选择继续攻读硕士,跟随该校副研究员韩刚开展红枣研究。学校选育的红枣品种“七月鲜”让张莹着迷——“以前吃红枣,却不知道红枣还能这么好吃。”第一次感受到良种和科学种植魔力的张莹,决心为红枣做点事。

图片

韩刚(右三)和哈丽娜(左三)指导策勒县群众科学管理红枣。

这年3月,张莹和韩刚老师团队一行来到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的红枣试验基地。这里承担着南疆枣种质资源创新、筛选利用以及栽培模式、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与示范推广等任务。

身处南疆大漠,团队成员每天早晨8点下地、晚上8点才能回到宿舍,背负10多斤重的仪器,测量枣树生长状况,记录开花坐果情况,还要修剪枣树、施肥喷药。

五六月是骏枣树繁花期,大家更加辛苦,数小时的连续工作后,还要驱车两个多小时,赶在飞机起飞前将样品送到机场,才能保证样品在一天内送回千里之外的学校实验室。七八月,塔克拉玛干沙漠像灼烧的铁锅,策勒县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。为了降温,大家用矿泉水瓶装上自来水冻成冰块,每天下地时装上,给自己带点“清凉”。

和田地区风沙大,策勒尤其如此。仪器常常因为风沙的“捣乱”而“罢工”,大家被逼着学会了仪器的保养和修理。如今,张莹已是团队修理光合仪的高手。

虽然辛苦,但同学们手上的科研数据却逐渐积累了起来,还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风景。团队成员邓文凯告诉记者,一次打药到凌晨两点,大伙儿抬头看星空,“可真美!”

学习科研之余,这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需要克服生活上的诸多不便。比如,取快递得去20多公里外的县上,攒多了再去,快递早已成了“慢递”。

图片

张莹(右三)与新疆当地群众交流。

原本白皙的张莹被晒成了黑姑娘。“护肤品都没时间打开。”早上闹钟一响,赶紧下地干活,头发里全是沙子。张莹半夜有时会被一股腥味弄醒,才发现是因为气候太干燥,鼻血流到了嘴里。

有的策勒县的维吾尔族老乡不会说普通话,同学们就用“手语”和老乡交流,边听、边猜、边比画。这样的沟通很费力,却让老乡感受到了这些大学生的真诚。一到水果成熟季,老乡总会带些给他们品尝。

令大家开心的是,日复一日的相处,让当地果农逐渐意识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。“他们对科技的需求变得迫切,总想再多学一点。”张莹说。

新疆作为我国红枣主产区,2012年,新疆昌吉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站成立,韩刚、哈丽娜等青年科技工作者从建站开始,驻扎昌吉,围绕新疆红枣产业发展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开展工作,帮助新品种“七月鲜”红遍天山南北,也推动了红枣栽培模式的转变。

“没有西农师生的支持,就没有公司今天的发展。”新疆沙漠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、策勒县智慧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鹏告诉记者,10年来,在西农师生的帮助下,公司进行了品种改良,实施了科学栽培和管理。

该公司基地不远处,一面白色的墙上,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疆经济林果示范园”几个大字格外显眼。韩刚告诉记者,这是他特意让人写的,目的就是“让团队师生每次经过,都能扛起使命,昂首挺胸”。

驻站期间,张莹顺利完成了试验内容,跟随老师调研走访了多个地区,现场指导农户解决了不少生产问题。“这段经历,对我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有很大提升,也坚定了我成为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新型人才的决心。”

“青春力量会在这里接续奋斗。”谈起未来,韩刚满怀信心,更多有为青年会帮助这里选育出良种,让果农的日子更红火,也让新疆从“红枣大区”发展成为“红枣强区”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
编辑:张静
陕ICP备13005735号-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:029-87031703 www.nkb.com.cn